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悠遊木工藝 曾定榆老師

從事工藝創作四十餘年的曾定榆老師,是竹東在地的藝術家。從小對各種木頭有濃厚興趣,早年便無師自通,自學鑽研各種藝術創作,創作領域橫跨攝影、石雕、金工到木雕,是少見的跨界藝術家;而媒材從漂流木、廢鐵材、汽車零件、電路板、CD片等,更是五花八門。很難想像,從不曾拜師學藝的他,至今已累積二千多件的作品,並受到許多收藏家的珍藏。



傲 - 取材自工廠回收的廢鐵材


曾老師的許多作品都蘊含著對環境生態和人文的反思,老師對於受到颱風災害而失根的漂流木更是有特殊情感。幼時因家中生活清苦,每日放學後,便需參與撿拾木材行列,為家中添補柴薪,久而久之,對木頭的紋路、肌理,便有一定的認識,也種下他日後對木工藝的喜愛。工作室取名為「朽木緣」,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吧!




為了尋找創作的材料,老師每逢大雨過後,就會到頭前溪尋找適合的漂流木,十幾坪的工作室裡,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木材,有的是從海邊撿來的,有的是別人搬家或拆房子,打算丟掉的建材,這些看在老師的眼裡,每樣都是寶貝!而日常生活中也是有許多創作素材,作品「勝利之路」,是老師在晨運的山上看到一棵樟樹枯了,擔心枯枝會打到人,於是帶回創作成許多人在運動的造型 。

勝利之路


老師說,其實樹木和人一樣,雖然經過風霜歲月,不過骨幹與格調卻是歷久不衰的,也是所謂的「樹格」,而且越是歷經滄桑的樹木,越是創作上的好媒材,只要將其善加利用,一定能賦予它新的生命力。

作品「表象」,是竹東國小校園死了一棵松樹,校長特地載去給老師創作。老師利用松樹表皮和木頭間質地的差異,創造了有趣的作品,告訴我們,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真的不一定是我們所看到的。


表象 - 兩位衣衫襤褸的智者


看起來穿著破爛的兩個人,互相謙虛在
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別出心裁的落款



衣衫襤褸的智者


老師在藝術創作領域辛勤耕耘數十年,期間受邀參展與得獎無數,2007年,更獲頒文建會「台灣工藝之家」的殊榮;不過,雖然以老師的名氣,大可只在工作室專心創作,無需為生活奔波;但是我們仍常可見到老師熱心參與許多學校的教學活動,以及社區發展的藝術創作。




而老師對於台灣第一個環境信託「自然谷」的協助更是不遺餘力,也因此,有不少來到自然谷的朋友都希望能有機會向老師學習木工藝以及創作的方法。只是老師一個人資源有限,無法照顧太多學生,因此,一般人很難有機會一窺其藝術創作的堂奧。

曾老師為自然谷創作的入口意象

如今,自然谷2號基地「燒炭窩 竹風樂境」的成立,正好可以提供一個良好的上課環境,而我們也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學習到老師的工藝,以及推廣對環境友善的創作理念;於是,我們成立了「時拾刻刻 木工坊」,希望能讓對木工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學習。

木工坊取名「時拾刻刻」正好呼應了我們的課程宗旨。生活中,我們的身邊隨時可以拾得創作的素材,無需刻意花錢買新木料,也能刻出獨一無二的作品。如果你也認同這樣的創作理念,歡迎來參加我們的木工課程。

竹風樂境為了之前貨櫃屋創作,撿了許多漂流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